史上最全双栖足球运动员大搜罗,看球员如何转型

2025-08-09 02:02:53

品牌赞助动态

足球是一个专项运动,兼修足球成为两栖运动员可行吗?从足球转职至其他运动,或从其他运动转投足球的怀抱,是否可行、合理?如果你以为...

足球是一个专项运动,兼修足球成为两栖运动员可行吗?从足球转职至其他运动,或从其他运动转投足球的怀抱,是否可行、合理?如果你以为本篇打算深究牙买加传奇飞人博尔特,别怪小编觉得你肤浅。不过,足球史上确实出现过两栖运动员,以及从足球转职至其他运动有所成就的例子,而且以团体运动占多数,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名字。

足球 + 班迪球 + 冰球 = 列夫·雅辛

前苏联钢门雅辛是现代足球史上必不可少的人物,即使后世出现多位令人赞不绝口的门将,这位在1950至1960年代威震全球的名宿被公认为现代足球门将的典范,出迎扑救、手锤解围、快速掷球等技巧均由他开创先河。在廿年足球生涯中,雅辛一直效力莫斯科迪纳摩,除为母会赢得五届苏联联赛冠军与三届苏联杯冠军,是至今唯一赢得金球奖的门将,也是1956年奥运足球金牌、1960年欧洲国家杯冠军、1964年欧洲国家杯亚军及1966年世界杯殿军成员,足球生涯更救出超过150个十二码,然而他在冰球与班迪球也在一定成就。

冰球即是冰上曲棍球,班迪球(Bandy)则是北欧与前苏联寒带地区独有的运动,简单而言是室外冰上曲棍球结合足球,例如班迪球的角球区跟足球大致相同;冰球与班迪球除了球例与球杆不同外,比赛逻辑大同小异,兼修两者的球员不在少数。 1950至1954年间,雅辛除为莫斯科迪纳摩足球部效命外,也是冰球部与班迪球部门将;冰球与班迪球运动均需要门将果断扑救,为雅辛的足球技巧打好基础,令他对比赛节奏的敏感度更高,1953年更为莫斯科迪纳摩冰球部捧走苏联杯,此后专注发展足球事业。 雅辛于1970年退役,此后一直负责莫斯科迪纳摩的管理工作至1990年逝世为止;巧合的是,雅辛逝世正值前苏联酝酿解体之时,更获国葬待遇,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足球 + 班迪球 + 冰球 = 博布罗夫

在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运动员选举上,雅辛名列第一是实至名归,名列第三的博布罗夫也是职业生涯横跨足球、班迪球及冰球的名宿,可是他的个人经历影响选择。 雅辛初露锋芒的年代,博布罗夫已是举国知名的运动精英,二次大战时他在前苏联军队服役,1945年战争结束后获邀加入莫斯科中央陆军足球部,四年间两度成为联赛神射手;1946年,博布罗夫同时代表莫斯科中央陆军冰球部作赛,担任左翼,精湛表现同样令人难忘,不过他长期受到膝伤困扰,从1947年与1953年进行四次手术亦未能完成治愈,直接影响他的运动员生涯。 1950年1月5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称叶卡捷琳堡)发生空难,机上的莫斯科空军冰球部成员几乎全部罹难,当时刚转投莫斯科空军的博布罗夫因睡过头错过航班而改乘火车,因而避过一劫,然而他肩负为球队争取成绩的重任更大,主因源于博布罗夫跟前苏联强人斯大林私交甚笃,才被安排转投斯大林嫡系莫斯科空军。

博布罗夫在前苏联体育界任务繁多,1952年他一度兼任莫斯科空军领队,同年代表苏联出战奥运足球,可惜他表现虽好,却不足以协助球队夺得奖牌,加上斯大林把这届奥运之失迁怒于莫斯科中央陆军,本来归队的博布罗夫唯有改投莫斯科斯巴达,完成最后一季足球生涯;斯大林于1953年逝世,后来主政的Nikita Khrushchev大力推动肃清前朝运动,莫斯科空军被解散,莫斯科中央陆军相应重生,博布罗夫未受政治变动牵连下重返母会,专注冰球事业,直至1957年退役,期间代表苏联连夺1954年与1956年世界冰球锦标赛冠军、1955年与1957年世界冰球锦标赛亚军,以及1956年冬季奥运冰球金牌,成为史上极少数先后参加夏季奥运及冬季奥运的运动员。

总计博布罗夫 球员时代的球会成绩,他为莫斯科中央陆军足球部实现联赛三连霸与赢得苏联杯,又协助莫斯科斯巴达成功卫冕联赛冠军;冰球方面,他协助莫斯科中央陆军冰球部夺得五届联赛冠军与三届苏联杯,又为莫斯科空军冰球部赢得两届联赛冠军与一届苏联杯,因此外界认为他的冰球成就最大。可是,足球始终是博布罗夫 的第一最爱,1957年退役后成为莫斯科中央陆军总监,此后的教练工作以足球为主,先后执教莫斯科中央陆军、祖奴摩勒斯及卡拉特,可是成绩并不理想;1972至1974年,博布罗夫 改为执掌前苏联国家冰球队,连夺1973年与1974年世界冰球锦标赛冠军,证明第二最爱原来更可爱。

足球 + 美式足球 = 托尼弗里奇

众所周知,美式足球是美国人重塑榄球的方式,竞争强度过之而无不及,物色人才的方式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美国人不是不懂足球,否则1970年代不会出现NFL 球队到欧洲物色踢球员的故事,其中两位日后的NFL 踢球好手,本来更是奥地利国脚。弗里奇于13岁时加入奥地利传统劲旅维也纳迅速,一直扶摇直上,是1964年、1967年与1968年奥甲冠军功臣,1965年10月代表奥地利作客温布莱,个人梅开二度兼协助球队击败英格兰,更赢得全国球迷的欢心。 1971年,NFL 球队Cowboys 在维也纳展开欧洲考察之旅,迅即相中当年26岁的弗里奇,这位身形魁悟的前锋本身不谙英文,竟敢接受前赴美国发展的新挑战,胆色一流。

弗里奇是1970年代NFL 射门命中率最高的踢球员之一,可是职业生涯比较反覆,十一年间先后效力Cowboys、Chargers、Oilers 与Saints,一是他一再受伤患困扰,二是他的临场发挥比较波动,然而弗里奇位列1972年Cowboys 勇夺超级碗(Super Bowl)功臣,至今仍是全球唯一能够赢得足球及美式足球联赛冠军的球员;此外,他于1979年入选全明星赛及当选最佳踢球员,也开创NFL 踢球员以后脚踢球(rabona)的先河。 1984年,弗里奇决定复出,加盟美国美式足球联赛(United States Football League)球队Gamblers,两季间表现回复水平,1984年曾经入选联赛一队,可是美国美式足球联赛在1985年赛季后停办,他亦无奈退场。退役后弗里奇一直往返奥地利与美国生活,1992至1993年曾经重返维也纳迅速担任管理工作,其余时间主要在欧洲担任体育评述员,以及向奥地利商界提供落户美国的咨询服务。

足球 + 美式足球 = Toni Linhart

Linhart 是另一位在1970年代登陆NFL 的足球员,这位后卫的故事跟弗里奇不尽相同。 1961年,他加入维也纳体育会,两年间已经晋身大国脚,1969年及1970年协助球队夺得奥甲亚军。 Linhart 的能力不算突出,未受国家队重用,1970年转投第一维也纳,踢了两季后重新考虑前途,刚好NFL 球队Saints 开出合约,他欣然接受新挑战,可是最初发展并不顺利,被Saints 弃用一度重返奥地利效力地区联赛球队巴登拿。 1974年,32岁的Linhart 屡败屡战,重返NFL 加入Colts,奠定正选踢球员地位,1975至1977年连续三季协助球队成为分组冠军,1976年及1977年入选全明星赛,更是1976年NFL 得分最多的踢球员。 Linhart 于1979年转投Jets,季后正式退役,NFL 生涯虽然短暂,成就却不下于弗里奇。退役后Linhart 选择定居美国从商,总算找到人生的出路。

足球 + 美式足球 =博格斯穆勒

资深德国球迷或可能对博格斯穆勒有点印象,这位长期在前西德国家队边缘徘徊的射手,就是在欧洲的美式足球联赛打滚了六年。 1968至1969年赛季,博格斯穆勒正式升上艾逊一队,此后六季交替效力艾逊与乌丁根各两次,逐步成为西部地区联赛无坚不摧的神射手,1975年入选西德国家B 队,更吸引多蒙特的青睐;1976年10月,多蒙特把博格斯穆勒收归旗下;效力接近七年期间是德甲射手榜两届亚军、两届季军,1977至1978年三度代表西德国家队出战友谊赛,可是西德锋线人才辈出,他只能陪跑。 1983至1984年赛季,博格斯穆勒转投纽伦堡,虽然仍受重用,球队却在德甲保级失败;翌季他转投德乙球队奥柏侯逊,虽未能协助球队升班,却轻易成为德乙神射手,1985年11月改投云达不来梅,成为球队赢得1987至1988年德甲冠军的功臣,到1989至1990年赛季后退休。

1991年,NFL 决定扩张比赛版图,另组世界联赛(World League of American Football),除有七支美国球队外,另设三支欧洲球队,赛事在欧洲反应不错,但美国球队觉得不划算,结果两季后停办;1995年,NFL 改变形式主办欧洲联赛(NFL Europe League),由六支球队欧洲球队,结果经营至2007年才停办。别以为欧洲区NFL 与足球毫无关系,博格斯穆勒就是看中这个机会,1996年以46岁之龄重新出发,加盟杜塞尔多夫的欧洲区NFL 球队Fire,六年间以踢球者身分捧走1998年与2000年世界碗(World Bowl),2002年以52岁高龄退休,至今仍然保持NFL 最年长球员纪录,除了勇气可嘉,更是得心应手。

足球 + 美式足球 = 克莱夫·阿兰

早前寸咀哥发表《复办国家B 队?英格兰的启示》,提及了英格兰在1980至1990年代兴办B 队的盛世;细看当年入选球员名单,不难发现热刺名将阿兰原来连借助B 队延续国家队生涯的机会也没有。 阿兰的父亲Les 阿兰效力切尔西多年,也是热刺与昆士柏流浪功臣,结果他在昆士柏流浪出道及成名,1982至1983年赛季协助球队勇夺英乙(现称英冠)锦标;在热刺到达事业高峰,1986至1987年赛季在英甲(现称英超)射入33球成为神射手,全季在各项赛事攻入49球,更同时当选1987年英格兰职业足球员协会及英格兰足球记者协会足球先生;以及效力切尔西半季。

阿兰生于伦敦,跟伦敦球会甚至兄弟的缘份很深;他除跟随父亲的步伐外,曾经短暂加盟阿森纳,后被交换至水晶宫,然后重返昆士柏流浪,跟堂弟Martin 阿兰合作,两人于1992至1994年赛季在韦斯咸故剑重逢。阿兰转投热刺,不单跟另一位堂弟Paul 阿兰合作无间,也为当时效力昆士柏流浪青年军的胞弟Bradley 阿兰留下上位的机会。吊诡的是,每次阿兰效力伦敦以外的球会,总是没有好下场,他于1988年中转投波尔多,严格而言未能更上一层楼,也影响自己入选英格兰的机会;1989年夏季改投当时重返顶级联赛的曼城,也是踢得不顺。

1994年1月,阿根廷兼热刺名宿Osvaldo Ardiles 打算邀请旧队友阿兰从韦斯咸回归,可是阿兰一口拒绝,宁愿加盟另一支伦敦球队米禾尔,却无法重振足球事业;1995年9月,阿兰以自由身转投纽卡斯尔,踢了三场后决定退休。阿兰是否甘心退休,小编一直存疑,特别是他在1997年宣布加盟伦敦的欧洲区NFL 球队Monarchs,担任踢球员的表现不算差,完成一季后却拒绝再玩,似乎这一季是逃避现实。退役后阿兰还有机会重返热刺,曾经担任预备组教练,2007年与2008年两度署任一队领队,可是他跟热刺班主Daniel Levy 道不同不相为谋,分道扬镳不是坏事。

足球 + 篮球 = Can Bartu

世界上同时参与足球及篮球的人口比例不少,能够在两方面打出水平的岂止Steve Nash,费内巴切名宿巴图先后代表土耳其国家篮球队与足球队出赛,才是难能可贵。他于1950年代初在费内巴切青年军冒起,同时获邀为球会篮球部效命。 1957年1月25日,巴图在日间代表费内巴切足球部上阵,大胜对手四球,个人梅开二度兼交出两次助攻;同日傍晚,巴图代表费内巴切篮球部上阵,担任后卫的他更射入致胜一球,协助球队险胜对手,堪称一时佳话。虽说巴图先后成为土耳其国手与国脚,往后这位右翼专注发展足球事业,1960年代转战意大利,先后两度效力佛罗伦萨,也曾为威尼斯与拉齐奥效力,最终重返母会效力至1970年才退休。 巴图是二次大战后费内巴切最强射手之一,也是四届土超冠军功臣;为感谢他对球会的贡献,目前足球部训练基地就是以他命名。退后役,巴图有相当时间担任传媒工作,也是土耳其著名的体育评述员。

足球 + 板球 = 戈斯瓦米

别以为印度足球从来不成气候,1950至1960年代的印度足球其实是亚洲前列,既夺得1956年奥运足球铜牌,也是1964年亚洲杯亚军;当年印度阵中的超级射手就是戈斯瓦米。 戈斯瓦米的足球生涯仅效力本土球队莫亨巴根,1946年从青年军起步,1956年在奥运成名,1964年完成亚洲杯后淡出国家队,至1968年正式退役。实际上,这位名将放弃了出国发展足球事业的机会,例如加盟热刺,全因他对板球的情意结。

1962至1963年赛季起,戈斯瓦米同时代表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队参加全国顶级板球赛,是兼顾投球与击球的全能手,从足球场退下火线后更专注板球事业,直至1973年才退役;假如他的运动员生涯后期没有专攻板球,说不定朝向曲棍球发展。 戈斯瓦米在足球成就非凡,在板球甚至曲棍球均有一定造诣,至今仍是印度体育界德高望重的人物,退役后一度参加足球管理工作,在1991至1992年间成为国家队领队;至于他保持的国家队入球纪录,早已被当代印度神射手Sunil Chhetri 打破,如今入球数量已经相差一倍。

足球 + 福乐球 = 亨里克·拉尔森

伊布无疑是当代瑞典以至世界足球独当一面的人物,然而在瑞典人心目中,他的江湖地位仍然不及拉尔森。 伊布是瑞典移民之光,也是跆拳道黑带高手;不过,拉尔森是瑞典本土之光外,也是福乐球(floorball)好手,而且以纪律良好、态度专业见称,难怪更有说服力。福乐球其实是室内硬地六人曲棍球,跟传统草地曲棍球一样要求身体高度协调;拉尔森于1988至1989年赛季正式升上侯嘉堡一队,当时他也代表母会福乐球部参赛。1992年,拉尔森转投希尔星堡,表现技惊四座,从此出国踢出精彩足球生涯,为费耶诺德、凯尔特人及巴塞罗那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甚至职业生涯后期短暂外借至曼联期间亦有建树,更是2001年欧洲金靴奖得奖得主,至今依然保持欧洲足协杯及欧霸赛事个人入球纪录;拉尔森 也是瑞典勇夺1994年世界杯季军的功臣,此后出席了2002年与2006年世界杯决赛周,以及2000年与2004年欧洲国家杯决赛周。

2006年世界杯后,拉尔森履行承诺重返成名地希尔星堡,除了享受足球乐趣外,他在2008年11月底忽然代表希尔星堡出战瑞典福乐球超级联赛,当年是轰动全国的大新闻,最终共上阵九场赛事。 拉尔森在2009年底正式退役,随即展开领队生涯,最初执教兰斯干拿,可是连番带领球队升上瑞超失败;他在2012至2013年短暂复出,先后效力洛尔与母会侯嘉堡,在侯嘉堡时跟儿子Jordan 拉尔森同场上阵更是一时佳话;2014年起,拉尔森 先后执教瑞超球队科根堡与希尔星堡,前者在2014年赛季保级成功,后者在2016年赛季保级失败,可是他再接再厉,2018年10月初获任命为瑞乙球队安祖荷姆斯的顾问,且看这位名宿能否在执教生涯做场好戏。

足球 + 盖尔式足球 = 凯文·莫兰

盖尔式足球(Gaelic football)是足球与榄球的混合体,这种爱尔兰地区独有运动项目是手足并用,特色是持球后第四步必须以手拍球到地,或以手或脚传球或攻门;盖尔式足球是爱尔兰人周末活动,也是全球极少数仍未推动职业化的运动,更是爱尔兰文化象征之一,全国名地区业余赛事历史悠久。二次大战前,Jack Kirwan 与Val Harris 是同样在盖尔式足球展露锋芒的爱尔兰国脚;二次大战后,在足球与盖尔式足球同样成就显著的就是莫兰。这位爱尔兰著名中坚是1980年代曼联名将,虽然没有高大身形,其制空力与冲刺力却相当出众,是球队死球战术的秘密武器,这跟他早年同时参与足球及盖尔式足球不无关系,更协助都柏林赢得1976年与1977年全国成年盖尔式足球锦标。

莫兰在1978年加盟曼联,出国后不可以延续过去身兼两职的生活,1980年开始他入选爱尔兰国家队,长期成为队中主力,此后曾经出战1988年欧洲国家杯决赛周,以及1990年与1994年世界杯决赛周;作为两届英格兰足总杯冠军成员,莫兰 效力曼联十年后先后转战希杭与布力般流浪,美中不足是他在布力般流浪赢得英超锦标前已经退役。退役后莫兰开设足球经纪公司Proactive Sports Management,曾经代理Andy Cole、Wayne Rooney、Steve Finnan、John O'Shea 等球星,偶尔担任客席足球评述员。

足球 + 棍网球 = 阿里纳

美国名帅阿里纳是门将出身,严格而言是半职业球员,但他在1970年代先后成为美国国家足球队与棍网球队代表,成就绝不平凡。 阿里纳早于1973年代表美国队上阵,当时他刚在康奈尔大学毕业,毕业后在北美足球联赛(North American Soccer League)选秀会上获纽约宇宙队选中,可是未获一纸合约,于是他加入国家棍网球联赛(National Lacrosse League)成为职业球员;国家棍网球联赛于1975年停办,阿里纳在1976年短暂参加美国足球联赛(American Soccer League),然而他有教职在身,于是借助参与职业足球的机会发展教练事业,从此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足球教练。

虽然阿里纳当职业运动员的生涯有点波折,他的棍网球事业发展其实不错,1974年与1978年分别协助美国夺得世界棍网球锦标赛冠军,因此他在棍网球界亦有一定名望,难怪他执教维珍尼亚大学足球队17年期间,一直兼任棍网球队助教;至于阿里纳有否把棍网球战术融入足球战术,小编建议大家把他执教的足球赛事跟一般棍网球赛事对比一下,自然明白箇中奥妙。

「条条大路通罗马」,双栖也好,转型也好,肯尝试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