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球场的追风少年
2018年深秋的某个周末,北京理工大学足球场上,一个身穿褪色训练服的瘦高男生正在加练任意球。他就是李根,当时刚满20岁的机械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场边堆放着的专业教材和磨损严重的足球鞋,构成了这个大学生球员的日常。
命运的转折点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对阵叙利亚的生死战中,替补登场的李根在第89分钟用一记35米开外的世界波绝杀对手。这个进球不仅让全国球迷记住了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学霸球员",更创造了中国足球历史上首个从大学生联赛直接入选国家队并取得进球的纪录。
"每天下午4点下课后,我都要在球场多待两小时。同学们去食堂吃饭时,我就在练停球转身。"——李根接受《足球周刊》采访时说
双重身份的挑战
在备战世界杯期间,李根仍然坚持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他的导师王教授透露:"有次国家队集训与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撞期,这孩子凌晨三点还在酒店修改图纸。"这种职业球员与全日制学生的双重身份,让他成为体教融合的典范案例。
- 2019年:带领校队夺得大学生联赛冠军,包揽射手王+最佳球员
- 2021年:破格入选U23国家队,成为首个没有职业俱乐部经历的国脚
- 2022年:入选世界杯23人大名单,身披象征核心的10号球衣
新一代球员的启示
如今在德甲效力的李根,仍然保持着每周与大学导师视频讨论学术问题的习惯。他的故事证明,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需要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正如著名解说员张路评价:"李根的出现,打破了我们对足球人才培养的固有认知,校园足球同样能走出世界级球员。"
——本文素材来源于《体坛周报》2023年6月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