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了新版《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体竞字〔2024〕121号,以下简称新版《标准》)。新版《标准》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以比赛结束时间为准),此前发布的《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21〕131号)、《体育总局关于设立和调整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22〕192号)同时废止。今日,我们一起来看看《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大满贯赛事、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总决赛单项前8名,团体前8名上场比赛的运动员
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青年奥运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单项前8名,团体前4名上场比赛的运动员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球星挑战赛单项前8名,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常规挑战赛单项前4名。
世界青少年锦标赛(青年组)、亚洲青年运动会、亚洲青少年锦标赛(青年组)单项前4名,团体前3名上场比赛的运动员
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少年组)、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少年组)单项前4名,团体第1名上场比赛的运动员
全国运动会竞技比赛(成年组)、全国锦标赛单项前16名,团体前4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全国运动会竞技比赛(青年组)、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甲组)、全国青年锦标赛单项前8名,团体前3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乙组)、全国少年锦标赛(U15组)单项前4名,团体第1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1、超级联赛总成绩团体前4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2、甲A比赛总成绩团体前3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全国运动会竞技比赛(成年组)、全国锦标赛单项第17-32名,团体第5-16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全国运动会竞技比赛(青年组)、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甲组)、全国青年锦标赛单项第9-16名,团体第4-8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乙组)、全国少年锦标赛(U15组)单项第5-8名,团体第2-3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1、超级联赛总成绩团体第5-8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2、甲A比赛总成绩团体第4-8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3、甲B比赛总成绩团体前3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4、甲C比赛总成绩团体前2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乒乓球比赛(高中组、初中组)、全国青少年精英系列赛(甲组、乙组)、中国中学生锦标赛(高中组、初中组)单项前8名,团体前3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全国青少年精英系列赛(丙组、丁组)、全国少年锦标赛(U13 组)、全国少儿锦标赛(甲组)单项前4名团体,前2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省级运动会、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锦标赛(或冠军赛)单项前2名,团体前2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省级运动会、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锦标赛(或冠军赛)单项第3-8名,团体第3-4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锦标赛(或冠军赛)单项第9-16名,团体第5-8名达到上场要求的运动员
注:
1、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
(1)单项
单打:男子、女子
双打:男子、女子、混合
(2)团体
男子团体、女子团体
2、除全国运动会竞技比赛、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全国锦标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外,上述其他全国比赛单项各小项须至少有33人(对)、团体各小项须至少有 17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省级比赛单项各小项须至少有17人(对)、团体各小项须至少有9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上述比赛未单独明确可授予等级称号具体组别的,仅一个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省级比赛可授予等级称号的组别年龄须为 13 岁以上。
4、团体未上场比赛运动员不得授予等级称号。上述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达到上场要求”是指团体项目运动员个人积分排名须达到45%以上,个人积分排名计算方式须按照中国乒乓球协会有关规定执行;上述其他全国比赛、省级比赛“达到上场要求”是指团体项目运动员个人须在淘汰赛阶段(不含小组循环赛和淘汰附加赛)至少有1场团体胜场记录。